自2006年富士康科技城落户,淮安台资产业已经走过十二载春秋。2014年创成首家国家级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后,淮安台资高地建设持续推进,初步具备了向集群化、体系化迈进的基础和条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设立台资项目近1300多个,总投资18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60多亿美元,形成了千家台企汇聚、千亿产值支撑、千名台商汇聚的良好局面,是苏北唯一“台企集聚破千家、投资破百亿”的设区市。淮安已连续7年被台湾电电公会评为大陆地区投资环境“极力推荐城市”。
在进一步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放宽优惠条件的政策扶持下,更多台商台胞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除全面落实国家“惠台31条”、江苏省“惠台76条”外、淮安市开发了“惠台58条”,持续放大101%服务品牌效应,加强市台商服务中心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各职能部门服务窗口的无缝对接,通过“与台企同行”“101%服务流动红旗”优质服务竞赛、“周五会客厅”等特色活动,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配套,让台商真正“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淮安全市累计批准台资制造业项目900多个,其中先进制造业占30%左右,在全市重点打造的“三新一特”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盐化凹土新材料和食品等4个产业的龙头均有台资企业。半导体产业以富士康为龙头,集聚了达方电子、鹏鼎科技、德淮半导体、时代芯存等20多家优质企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敏实集团为龙头,集聚了敏安、和兴、和泰、和通、和旺等多家大型企业。此外,还有盐化新材料产业龙头实联化工,食品产业龙头旺旺食品。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在台商论坛·2018台湾周上表示,台资企业作为淮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占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盐化新材料、食品4个产业的龙头地位,敏安汽车就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杰出代表。可以说,淮安产业与台资企业在发展基础、方向上高度契合,双方未来完全可以进一步同频共振、携手跃升,开辟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记者马焘焘、张庭勇、王睿、陈春晓)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江苏招商动态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