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某知名百货在全国的90多家门店中,将有济南、唐山等多个地区共40家严重亏损的门店关闭,集团要求7月完成此项工作。
商业地产怎么了?它们被冷落的痛点在哪儿?又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将商业地产的现状改造盘活?
传统零售沉疴难褪商业地产积重难返
“一铺吃三代”,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只要守着自己的方寸店铺,吃穿用度不用发愁。在过去几年,一铺难求几乎形成一种社会现象。
而就在今年上半年,据联商网统计,全国百货业态的零售企业共有26家关闭,当中还未计算近日发布关闭店门公告的尚泰百货成都万象店。
另一份来自高纬环球研究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接近10%;二线城市中,则有不少因为部分项目招标未达市场预期,促使购物中心空置率高达15%。
当“一铺吃三代”的传统观念被彻底粉碎,一铺难求的繁华盛景也变为过去,高大林立的城市商圈开始显露萧条。是什么,促成了如今商业地产的阵阵严冬?
其实产生这样的结果,在几年前就显露端倪。它不是地产商的错,而是由传统零售带来的负累。
自2003年淘宝的横空出世,到后来京东、国美、苏宁的搅局,再到小米的颠覆性营销策略,人们的交易模式与商业的生态版图,被彻底改写。
人们不用再忍受去购物中心或商圈的舟车劳顿,取而代之的是足不出户的网络购物。在网上,人们可以买到在商圈买不到的东西,甚至买到远在千里重洋之外的心仪物品。渠道的多样,价格的透明,送货上门的物流,注定了寄居商圈的传统零售出局。
而去年开始,中国各大省市政府都开始为跨境电商做大力扶持。今年三月,政府发放红利,在杭州建起了中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七月,福州海关推22条措施助力平潭发展力促跨境电商;到今年九月,首届中国跨境电商博览会将在广州举行,到时候会有更多发放福利……顺着阵阵政策之风,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呈现出一股“井喷”形态。
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当众多电商商家享受在跨境电商的如沐春风之中,更多的传统零售商家、商业地产商则身陷在门庭冷落的四面楚歌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传统零售的沉疴旧病无法褪去,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扎堆到电商平台上去;商业地产,也因为传统零售的积重难返,步步走入衰颓。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