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两个率先”统揽全局,以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为己任,积极吸纳一系列创新制度的新红利,全力打造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升级版,为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坚定目标,以奋发创业奠实争先之基。推进开发区新一轮跨越发展,创业是基础,争先是前提。
一是全力招大引强。牢固确立招商引资的生命线地位。紧盯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以及行业领军企业,主攻欧美日韩等重点区域和装备制造、光伏光电、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做粗拉长产业链。坚持代理招商、以商引商、驻点招商等有效方式,集中精力抓好旗舰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引进,力争在重大外商投资项目、重大新兴产业项目、重大高端服务项目、重大央企项目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每年落实一批超亿美元、超10亿元人民币项目。
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以企业为主体,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特别要突出引进国际化、复合型招商引资人才、资本运作人才以及科技领军人才,为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根据实际需求,力争五年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千人以上。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项目是开发区的根本,“三重一大”是是开发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区毫不动摇地把“三重一大”放在头等位置,始终对项目建设保持热情、激情和豪情,不折不扣实行“五个一”和“四个倒逼”推进机制,集中优质资源,调动积极因素,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着不让抓好在手项目建设,确保每年确定的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建项目、重大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实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2013年确保完成徐重全地面起重机、徐工3万台挖掘机、统一食品、月星商业中心、卡特新增2万台挖掘机、徐工建机塔式起重机、徐工斗山车辆发动机、荧茂光电二期等58个重大产业项目以及52个重大城建项目、36个重大惠民实事项目的节点推进任务。
三是优化经济运行。切实加大生产要素保障,特别在电力、资金、用工、运输等方面,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经济发展量质并举。
二、坚定信心,以奋勇创新增强领先之力。推进开发区新一轮跨越发展,创新是灵魂,领先是责任。
一是解放思想。思想的领先是根本的领先,观念的创新是最大的创新。坚持与时俱进,矢志不渝地把解放思想贯彻始终,善于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和套路,时刻保持锐意进取闯新路、敢于超越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大力倡导“马上办、办到位”的工作作风,切实形成干部职工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工作特质。
二是创设功能载体。以高铁新城建设为引擎,围绕高铁生态商务区、东陇海产业带和徐贾工业走廊即“一区两带”,着力为大项目好项目进驻搭建一流平台。重点抓好以高铁经济为主的高铁生态商务区、以节能环保为主的清洁技术产业园、以高新技术合作为主的中美(徐州)创新科技示范园、以生态修复利用为主的中德东方鲁尔生态产业园以及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总部经济园、工程机械产业配套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产业新高地、总部新天地和商务新领地。
三是加快转型升级。一手抓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要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服务业现代化的要求,重点发展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支柱产业,培育好低碳材料、节能环保、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巩固好生物医药、工业电子、特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加快打造生产性物流、高端商务、工业设计、动漫创意、文化休闲等服务业板块。
争取通过3—5年努力,形成装备制造、新能源光伏两个千亿产业和现代服务、电子信息两个500亿产业,推动徐工、中能成为世界级企业集团,培育形成2个千亿企业、5个百亿企业、10个30—50亿企业。
目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徐工为核心、卡特等龙头企业为骨干,从主机到关键零部件较为完整的高端工程机械产业链,拥有9个国内第一的主机产品,综合实力连续22年领冠全国。同时快速崛起了产能亚洲第一、技术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本形成了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太阳能电站的光伏产业链条。
四是提升科技实力。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和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运作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深化“江苏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建设,加大自主研发,增强创造活力,培育名牌群体,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和优质产品,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度。
三、坚定标准,以奋力创优开拓率先之路。推进开发区新一轮跨越发展,创优是追求,率先是目标。
一是坚持统筹发展,城市建设要创优。按照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并进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完善基础配套,健全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开发区的城市化水平,努力打造徐州市东部商圈和城市副中心。
二是坚持集约发展,增长质量要创优。强化招商选资,增加投资强度,加强土地保护,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切实把握产业的政策性、项目的先进性、规划的科学性和土地的集约性,坚决杜绝高污高耗项目,力求从源头上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水平。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要创优。牢固树立低碳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主线,推进节能减排,扩大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使开发区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是坚持和谐发展,民生改善要创优。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好民生民计。大力实施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扶持帮助群众就业创业,让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进一步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保障救助体系。要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深化平安园区、法治园区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和谐,不断提高百姓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