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江阴赫赫有名——从起步时乡镇企业的“江阴模式”到证券界的“江阴板块”、规模经济的“江阴现象”到同行业的“江阴标准”,再加上连续5年位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江阴用一个又一个“标杆”地位无可争议地跻身国内百强县市第一方阵。而江阴经济开发区为此立下汗马功劳。
10月中旬,随着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的正式开建,该开发区发展方向开始加速转型升级——由发展先进制造业转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由投资拉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由发展工业经济为主转向发展城市经济、服务外包为主;由资源依赖转向资源节约、人才依托,开发区也由最初的工业园区转向融产业、科技、生态、人居和现代城市元素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新城”。这一系列脱胎换骨的战略转型清晰地预示着江阴经济开发区正在“弯道超越”的关键期再度发力,有望继续领跑。
1从“九通一平”到“新九通一平”
从1992年成立至今,江阴经济开发区首轮“物理堆积”已成绩显著——以兴澄特钢、法尔胜、贝卡尔特为代表的金属新材料企业以及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高档纺织等主导产业发挥龙头作用,后劲十足。开发区外资集聚效应明显,累计协议注册外资44.3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22.4亿美元,汇集外资企业260多家。
众所周知,政策性优惠一度是开发区招商的最重要手段,但各地普遍推行后已优势不再。同时,随着长三角地区公铁航空交通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也难以成为吸引投资的关键筹码,江阴开发区开始寻求突变。他们在原先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互联网、通讯、土地平整到位等基础设施建设“九通一平”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全力打造“新九通一平”,即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经济平台,并由此促进自身转型。
专家认为,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情形下,江阴开发区提出的“新九通一平”对于重新定位招商理念可谓正逢其时——不仅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完善,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而且有助于做到内外资竞相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为补充、研发与制造衔接配套,“这本身就是一种统筹与协调。”
中共江阴市委常委、江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小虎表示,他们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已处于“弯道超越”战略发展的关键阶段,以“新九通一平”为代表的软环境建设是对该开发区资源的重新集聚整合。从某种程度上说,江阴的硬环境建设已经到位,而率先优化软环境建设将使其对客商更具“吸引力”。
2从招商引资到招才引智
就在已结出累累硕果之际,江阴开发区上个月又从现有的53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规划出1.5平方公里,用于“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建设。其目的,是在土地资源日渐捉襟见肘之时,为“个头不大,但跑得快、跳得高”的“瞪羚型”企业提供优质发展空间和专业化服务。
该“加速器”中的科技企业综合加速器和生物医药特色企业加速器一期规划用地面积408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计划总体容纳120-150家高成长企业。作为一种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江阴开发区的做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将从项目引进、平台建设、企业服务入手,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扶上马,送一程”的助推式服务,着力打造科技人才生活、工作、创业的最优环境。
与“加速器”建设相类似的是,区内的高新技术创业园已经启动2年,并始终坚持把“引智”放在首位,如今已引进105家孵化企业,53名海归人员、114名博士、135名硕士。今年6月,百桥国际生物科技孵化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实验中心总监刘东旭关闭了自己在美国的实验室,宣布今后将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江阴的生物医药项目的研发、孵化上。而与他一起从海外归来的则是一个集科学家、投资顾问、职业管理者于一体的优秀团队。
诸如此类的不少迹象表明,这片昔日外商投资的热土正在成为人才荟萃、创新创业的高地。为了促进创新创业,江阴开发区全面启动了扬子江系列五大“三创载体”建设,年内将建成30万平方米;为吸引人才,强力推进“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引进了近20个新兴产业的科学家团队,今年新引进的博士、硕士将超过100名;为激励创业,在完善扶持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设立了创新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各2000万元。
据统计,仅高新技术创业园至今年6月份就已累计引进孵化企业逾100家,开发新产品超过100项,申报专利77项。总投资近2000万美元、无锡市最大的外资研发机构项目之一比利时贝卡尔特亚洲研发中心大楼年内将建成投运;荷兰帝斯曼亚太区研发中心、以色列化工集团中国研发中心、台湾信邦电子研发中心等正在加紧建设。开发区内以区域性研发机构、销售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智力型经济蔚然成风。不久前,江阴开发区又被列为全国13个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行业园区试点单位。
3从二产主打到双轮驱动
当前,全球产业转移的主体正由制造业变为服务业。江阴市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朱民阳明确提出:开发区要搭上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头班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成为该开发区科技新城产业结构转型的新方向。
开发区专门成立了服务业办公室,充实服务外包招商队伍。一系列举措下,开发区已然开始向服务经济转变。今年前10个月,江阴开发区服务业增幅首次连续10个月超过工业增幅;新增服务外包企业超100家,清华紫光、浙大网新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外包企业纷纷落户。
作为紫光软件集团的掌门人,王依群对出走北京落户江阴深有感触。他表示,在传统制造业中,江阴处于领先地位。在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江阴更是新型产业、创意产业、软件产业投资的沃土和发展的高地。江阴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完备,拥有出口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区、海关直通式监管点、高新技术创业园等特色功能平台,为投资商营造了宽松宜人的创业环境。浙大网新恩普公司总经理江正元直呼“开发区投资环境超乎想象之佳”,不仅因为这里有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土壤,当地政府的高效服务也令其相当满意。
在服务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江阴开发区也悄然从一个工业园区向着现代化科技新城转变。目标确定后,开发区进行了高起点的“二次规划”,不局限于发展产业,而是注重与主城区、敔山湾新城、城市客厅等城市发展板块相融合,彰显现代化科技新城的气势和特色。
按照一贯追求一流的品位,江阴开发区在新的战略定位中明确,要打造最具创新活力、最具投资潜力、最具生态魅力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开发区为此专门聘请美国纽约EAST、爱普斯顿、同济大学城规院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公司,进一步深化了高新产业区、三创载体区、商贸商业区、生活居住区、生态休闲区等五大功能区域规划。而今,扬子江国际金融港、江阴湾休闲度假区、蟠龙山文化生态园、凤凰源生态区、香山科技新区等重点区域,已开始在新城的版图上熠熠生辉。
新江阴“新名词”
“车马炮”精神:“车”的精神就是勇往直前,加快推进新的思想解放;“马”的精神就是与时俱进,创新突破走在前列;“炮”的精神就是跨越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四高联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大力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和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有机结合,有效吸引和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在产业高端集聚生成、相互作用,以产业升级推动城市转型。
“三高一降”发展指标:服务业增幅高于工业增幅;利润增幅高于销售增幅;民生支出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排放每年下降6个百分点。
“加减乘除”法:“加法”,即实施科技引领计划,咬紧高新产业不放松,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叠加效应;“减法”,即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实施“腾笼换凤”,加快转移、关停一批资源消耗大、效益差的企业;“乘法”,即大力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除法”,即不断提高企业适应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价值增值能力。